中地大京发〔2015〕105号
关于开展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
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战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项目设置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的相关安排及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统一申报,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
(一)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团队(均为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难度和工作量适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其中,实验室开放项目需依托校内实验室完成。
创新训练项目分两类: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类): 2016年计划立项220项。
2、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B类):2016年计划立项100项。
(二)创业训练项目
以本科生为主的团队在导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
创业训练项目(C类):2016年计划立项80项。
(三)创业实践项目
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项目(D类):2015年计划立项1-3项。
二、项目级别和经费
本次项目申报采取预立项的方式,对本次通过立项的项目按照自然科学类3000元/项、人文社科类2000元/项资助启动经费。在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时,根据项目申报内容和进展情况评定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项目名单。
确定级别后的项目资助经费(含启动经费)按照国家级项目:10000元/项;北京市项目:5000-10000元/项;校级项目:A类项目3000-5000元/项,B类重点项目5000元/项,B类一般项目3000元/项,C类项目2500元/项;D类项目50000元/ 项,鼓励学院自筹经费或以科研项目经费配套资助项目研究。
三、申报要求
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全校在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接受研究生申请),项目负责人须为大二或大三学生,鼓励跨学院(或专业)以团队申报。申请人要结合所学专业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型学习、选题和撰写申请书;鼓励选择交叉学科的课题,完全脱离所学专业的项目原则上不予资助。每个创新项目参与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5人,每个创业项目参与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7人。项目团队申请要求组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每个学生只能负责或参与一个项目,同一研究内容已参加学校其他项目的不允许重复申报。每位教师指导同一类型项目不超过两项。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原则上执行时限为1年(未按期完成的项目可视情况申请延期),所有项目必须在申请人毕业前完成。
指导教师应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或者丰富的实验室工作经验,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能为学生提供项目研究需要的场地和设备。指导教师要切实负责,指导学生围绕选题进行反复论证、修改项目申请书。
四、申报程序
(一)申请人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请人填写项目申请书(详见附件1)和项目信息表(详见附件2),于2015年12月4日前将申请书(纸质和电子版)和信息表(电子版)提交所在学院。
(二)学院评审推荐:各学院组织本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在申报材料上给出相应的评审意见,确定本学院推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并填写推荐项目汇总表(详见附件3),将项目汇总表和申请书(纸质和电子版)、汇总后的信息表(电子版)按照申报的类别分别上报有关处室,截止日期2015年12月16日,逾期视为自动放弃。以下部门主页均可下载附件:教务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在线、青年地大)。
(三)校级评审:学校将根据学院上交的推荐材料组织专家分组评审。学校根据各组评审结果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清单。根据中期检查结果,确定项目等级,其中国家级项目上报教育部,北京市项目上报北京市教委。
五、其它事宜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动员及项目评选推荐工作,确保该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别要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各学院、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申请项目进行经费资助。
各类项目的归属管理:A类项目由教务处管理,联系电话3952(综合办公楼314);B类项目由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管理,联系电话:2920(综合办公楼225);C、D类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管理,联系电话:1665(体育馆203)。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年11月12日